专业简介
考古学通论
北京市精品课程
主讲教师:韩建业
中国民俗学
北京联合大学示范课程
主讲教师:顾军
专业简介

历史学(文遗保护与利用)专业(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


历史学(文遗保护与利用)专业

学历:本科 学制:四年 学位:历史学学士

本专业是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

一、专业发展历史、定位与成就

本专业是应用史学教育改革的成功范例。本专业创立于1978年,自1987起在高校中率先开始应用型史学人才培养的探索,首先定位文物与博物馆方向,2014年又调整为文化遗产方向,为北京文化中心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相关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和良好的口碑。

本专业定位基于北京联合大学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以培养应用型史学人才为己任。在坚守史学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基础上,确定了北京历史文化和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应用方向,立足首都,服务京津冀,建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新文科”特征的一流历史学本科专业,成为首都相关行业人才培养重要基地,在高校应用史学方向探索和实践上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十余年来,本专业建设成就斐然。2009年本专业被评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被评为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作为骨干专业建立的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首都博物馆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被评为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020年获批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

本专业拥有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2部北京市精品教材等。2012年本专业的教改成果《依托学科、面向应用、服务首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专业特色和优势

1、本专业创立了历史学为本,文化遗产为用的史学人才培养体系,设置史学基础+文遗保护理论+文遗保护实践的课程体系,文理交叉,突出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本专业紧贴行业需求,构建了以历史学基础+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校内外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三组课程群。利用智慧教室、虚拟仿真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理论、文化遗产虚拟仿真数字化、文化遗产调查与评估综合实践课程模块,开设了《文化遗产学》《中国古代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非遗手工技艺实践》等特色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实施小班化、个性化,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实现了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的模块化、全程化。

2、本专业贯彻“新文科”建设理念,搭建校内外、跨学科实践教学平台。我专业针对历史学这一传统文科,校内依托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和国家级文化遗产传承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进行文、理、工多学科课程交叉,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高水平跨学科学习平台。校外依托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14家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学生提供高水平校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将带领学生参加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重大项目纳入到教学环节之中,使学生的专业实践变得真实、高品质和有意义。

3、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适应“新文科”建设的跨行业师资队伍。我专业拥有一支老中青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90%以上。拥有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高创计划领军人才、长城学者、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及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我专业聘请校外导师,行业专家与本校教师共同介入课程设置,实践课程、行业实习全过程,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学生科研项目。目前已在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单位聘请了20名行业导师,深度介入教学全过程,与本专业教师形成优势互补,有助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适应就业市场需要,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4、本专业依托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和国家级文化遗产传承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高水平跨学科学习平台。发挥北京地域文化的学科特色优势,开设北京历史文化课程群,创建“北京学”实验班,将带领学生参加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科研项目纳入到教学环节之中。近年来,本科生与导师、研究生合作发表北京历史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论文20余篇,并深度参与学科平台下的各类科研项目,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素质。

三、行业影响与就业方向

1、 行业影响:本专业已经成为首都文化遗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首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为北京文化中心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相关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和良好的口碑。历届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参加了一系列北京市政府委托的文保项目,在真题真做中,学生们提高了专业素质,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协作精神。我系毕业生在相关单位中有“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的良好声誉,用人单位给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强、创新精神好的评价。

2、就业情况:近年来,本专业就业率常年稳定在99%左右。毕业生专业对口率80%以上,主要集中在在北京市文化系统、中小学历史教学。例如,故宫博物院有我系毕业生20人,国家博物馆22人,北京市文物局系统50余人,首都博物馆19人,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32人等,不少毕业生已成为部门领导和业务骨干。另有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领域从事自主创业的毕业生10人。

3、 就业方向:文化管理机构、文物管理机构、博物馆、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历史文化研究机构、文化公司、文物景点、旅行社、图书馆、古籍书店、拍卖行、中小学教师等。

四、主要课程:

史学基础: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历史文献选读、艺术史、明清史专题、北京史等。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文遗保护实践艺术概论、文化遗产学、中国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建筑、中国文物通论、文化遗产数字化、文化遗产政策与法规等。

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文化遗产调查与评估、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文物保护与修复系列课程等。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1.专业定位

聚焦国家战略与北京发展,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元固基,面向国家及首都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需要,培养基础扎实,具有人文素养、科学思维以及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具备博物馆业务、文物保护修复等技能,能胜任文物博物馆行业实际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2.历史沿革

我校是最早发展文物与博物馆教育的中国高校之一,创办至今,为首都文博事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特色优势

(1)体现鲜明北京特色、满足首都文博人才需要。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导向明确指向北京地区考古文博实际需求,培养扎根北京、服务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专业人才。

(2)拥有颇具行业学界影响力的教科研团队。教师大都毕业于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占82%,高级职称占60%,中青年占65%,基础好、后劲足,团队凝聚力强。

(3)具备有力的平台支撑和优渥的实践教学条件。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5个专业实验室,故宫、首博等30家京内外人才培养基地,实践教学资源丰富。

(4)建成多层次培养体系,“新文科”创新环境成熟。依托考古学科、北京学高精尖学科,文博本科、专硕、中本贯通多层次呼应,考古、历史、地理等多学科交叉培养环境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