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北京联合大学建校四十五周年,促进新文科建设,提升实验教学水平,10月20日下午,我院成功举办“新文科建设与实验教学研讨会”,由应用文科综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文化遗产传承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承办,与全院各系各专业及相关部门以“新文科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创新”为主题,共同探讨建设发展改革路径,推动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校党委副书记王爱军参加会议,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宝秀,副院长张景秋,教务办主任杭孝平,后勤保卫办主任佟常生,双中心主任杨积堂,副主任王辉和张雯,各系主任、教学副主任、专业负责人、实验室主任以及多名来自各系的骨干教师,五十余名参会人员齐聚融创大厦八层805首都文化智库会议室。研讨会分为四个阶段围绕会议主题进行报告、研讨,内容充实、思考深入。

会议现场

校党委副书记王爱军发表讲话
校党委副书记王爱军发表讲话,对学院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领域取得的卓越成果予以肯定。他着重强调了“文化润校”的重要性,将文化视为学校的灵魂,以传承与创新的方式来构建学校的特色文化。他充分肯定了学院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立德树人发挥的作用。同时他还强调了充分利用、整合各种资源的必要性,包括北京的高校资源、不同学校的教师资源、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建设等,为人才培养、学术立校、社会互动与服务提供更广泛的机会。
会议由双中心主任杨积堂教授介绍与会领导和参会人员,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宝秀教授发表致辞,强调了新形势下加强新文科建设与实验教学研讨,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应用人才培养水平,发挥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的示范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宝秀教授发表致辞
主题报告环节,由学院副院长张景秋教授担任主题报告环节主持人,杨积堂教授介绍了“守正创新、交叉融合”的理念,探讨了新文科的使命与实践滋养;王辉副教授分享了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的探索与成果,打开实验教学虚实结合的新视角;张雯副教授详细阐述了新文科背景下文科综合实验项目建设的探索,突出实验项目、课程教学和科研创新之间的紧密联系。

副院长张景秋主持主题报告

双中心主任杨积堂教授主题报告

双中心副主任王辉副教授主题报告

双中心副主任张雯副教授主题报告
专题研讨环节由学院教务办公室主任杭孝平教授担任主持人。城市科学系主任刘贵利教授、法律系副主任刘慧勇老师、历史文博系实验室主任周华副教授、新闻传播系主任李彦冰教授、档案系主任董焱教授以及档案系吴晓红副教授分别汇报了在新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创新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反思。在交流研讨环节,法律系实验室主任寇颖娇、历史学专业负责人李宝明、法律系教师毛晨宇等都分享了关于实验教学的实践心得、理论思考与发展设想。

教务办公室主任杭孝平教授主持专题研讨

专题研讨环节

法律系实验室主任寇颖娇、历史学专业负责人李宝明、法律系教师毛晨宇交流分享
为加强双中心与各系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更好地发挥双中心优质资源的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实现共同发展,研讨会上还讨论了实验教学联席会制度的建设事宜。
在研讨会总结讲话部分,张景秋副院长强调要重新认识双中心的平台作用,探索北京学新兴交叉学科平台与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的如何互动;要坚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以高目标创建一流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借鉴科研管理经验有组织地开展实践教学的教研。张宝秀院长回顾了两个中心的建设历程,感谢大家自2009年以来的共同奋斗,审核评估乃至学院发展的成绩归功于大家;强调要进一步充分认识平台价值和平台作用,继续坚持推行跨学科贯通与融通的做法,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效;要把解决具体问题落到实处,为后续提升创造机会;积极探索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可将课题作为抓手,运用课题成果指导实践,通过特色体现优势,通过优势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提升。研讨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为今后新文科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宝秀教授闭幕致辞
这次研讨会不仅是北京联合大学建校四十五周年校庆的一部分,也是学院在新文科建设和实验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会议。通过充分交流和研讨,与会者探索了推动新文科发展与实验教学的关键路径,还汲取了前行力量。双中心和各系及相关部门将继续一同努力,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先进的实验教学条件和保障。
文:杨积堂 图: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