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动态
近日,城市科学系孟斌教授研究团队在城市规划类权威期刊Habitat International(IF=5.205)发表了“Quantifying spatial dispariti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ome, work, and activity space separation in Beijing(北京市居住-就业-活动空间分离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的文章,文章基于北京市2019年5月手机信令数据,在识别居民居住空间、就业空间和主要活动空间的基础上,对这三类空间的相互分离程度进行了详细探索,并从建成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探讨了北京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空间分离的影响机制,主要发现如下:
(1)居住、就业和活动密度的空间分布存在着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社会空间分异。
(2)北京市居民日常生活范围和空间分离程度相对较大,住职分离最为严重,住职活分离次之,住活分离程度最低,且三类分离度均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然而,尽管男性的三类出行距离(HWD、HAD和Rg)和分离度(HWS、HAS和HWAS)均大于女性,但两类人群的指标差异均较小,反映出北京市居民出行距离和空间分离度的性别差异相对较小。
(3)房价是影响居住-就业-活动空间分离程度的首要因素,而交通便利程度,区位条件等也都对其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居民日常生活空间的分离程度受到建成环境和社会经济属性等各类影响因素的共同制约,任意两个影响因子共同作用都会进一步增强对于居民日常生活空间关系的解释力。
本研究首次评估了家庭、工作和活动场所三者之间的空间分离度及其与地理背景(包括建成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性,打破了原有的职住关系二元论,能够有益提升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居住-就业-活动空间关系的科学理解。同时,能够为宜居城市建设、社区生活圈规划以及空间结构优化等方面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重要的科学指导。
据悉,《Habitat International》期刊是由联合国人居委员会于1976年在温哥华创办,该期刊主要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侧重城乡人居及其规划、设计、生产与管理等方面,是城市研究、城乡发展研究领域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之一,属SSCI一区期刊(JCR分区和中科院分区),此次为城市科学系教师近年在Habitat International发表的第二篇研究成果,表明城市系在北京城市问题研究领域具有了良好的研究积累。
本论文为城市科学系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功能重组背景下城市职住分离模式、评估预警及规划响应”的阶段成果之一,第一作者是城市科学系与首都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刘坚同学,孟斌教授为通讯作者。
(城市科学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