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动态
6月10日,第46次云上北京学学术沙龙成功举行。本次沙龙邀请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古代建筑研究所原所长侯兆年研究员做了题为“北京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发展历程”的主题讲座,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顾军教授担任与谈人,北京学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建平研究员主持了此次活动, 320名听众在线参与讲座。
侯兆年研究员从文物建筑遗产保护理念的产生谈起,进而介绍了中国文物古建筑保护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国际文物保护理念的输入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以及我国文物保护理念的转变。侯兆年研究员结合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把文物建筑保护的历史画卷生动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首先,侯兆年研究员介绍了世界建筑遗产保护理念起源于19世纪中叶,以巴黎城市改造为先导,欧洲各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期间拆除了大量古建筑遗迹,使其转变成拥有规整有序的楼房、宽阔的街道、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的现代城市。这样的转变忽视了对古建筑的保护,引发了人们对文化遗产的怀念,同时也带来保护建筑遗产理念的产生,先后形成了法国派、英国派和意大利派。经过近百年争论,意大利学派的观点得到学界普遍认可,该派提倡“历史性修复”,坚持少干涉、有依据和可识别的原则,并于1964年形成了《威尼斯宪章》,成为我国文物保护的重要参考依据。
然后,侯兆年研究员介绍了1994年《奈良真实性文件》的诞生。东、西方古建筑在材料和结构上差异很大,欧洲以石质建筑为基础,而东方是木质结构建筑。针对如何将西方建筑“真实性”的判定原则用到东方木结构建筑上的问题,学界展开了关于“真实性”的讨论,并形成了《奈良真实性文件》,该文件强调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遗址的多样性,得到了国际认可。我国基于20世纪60年代的《威尼斯宪章》和90年代的《奈良真实性文件》,并结合本国古建筑遗产修复的实践经验,发布了《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用于指导本国文物建筑遗产保护的实践工作。
最后,侯兆年研究员结合自己30多年丰富的工作经验,讲述了我国及北京文物古建筑保护的历程。他详细介绍了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保护,南禅寺大殿复原,赵州桥修缮,八达岭长城、居庸关长城及司马台长城的修缮,故宫、天坛和颐和园等世界文化遗产的修复工作,并总结了其中的经验和教训。还以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遗产点万宁桥的修缮为例,展示了如何在文物古建保护实践中体现“有依据、少干涉、可识别”的原则,强调为子孙后代保留真实的历史信息是修缮的根本目的。他强调,通过不断实践和经验积累,我国的文物古建筑保护应将西方的完整性、真实性理念和东方文化遗产的多样性结合起来。
与谈人顾军教授介绍了大型文化遗产保护的八大原则,并例举了意大利文物保护的经典案例和我国云南的“沙溪模式”、浙江泰顺陈十四娘娘庙修缮、北京司马台长城修缮等成功经验,形象地讲解了什么是正确的文物保护理念和做法。最后,顾教授谈了两点自己的感想:一是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无论是保护修缮还是开发利用,真实性应该放在首位。二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从法国的风格复原派到意大利的历史性保护理念确立,经历了近一个世纪。在我国也同样有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侯兆年老师数十年宝贵的文保工作经历,正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发展历程的见证。
主持人李建平研究员高度评价了本次沙龙活动,并赞同顾军教授的建议,应该对具有丰富的文物古建筑保护实践经验的侯兆年研究员进行深度访谈,以口述史的方式将他的亲身经历和宝贵经验保存下来。
(撰稿:谭钦心、张艳 编辑:张勃 审核:顾军、张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