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教研室
考古学通论
北京市精品课程
主讲教师:韩建业
中国民俗学
北京联合大学示范课程
主讲教师:顾军
历史学教研室

顾军

发布时间:2014-05-04

顾军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顾军,女,汉族,北京人。 1988 7 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教授、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北京社会文化史、民俗史、文化遗产学。入选北京市“培养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001),北京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2015)。著作《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第三届学术著作奖二等奖。著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为国内第一本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系统研究成果,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发表北京文化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论文三十余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教学方面主要承担《中国民俗学》、《文化遗产学》与《社会文化史》等课程的教学,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并入选2015年度北京市教学名师。

 

学术著作:1 、《长生久视的胜境──古代仙山道观》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6 年 10 月
2 、《中华民国实录》 ( 分卷副主编)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 年 2 月
3 、《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 7 月
4 、《中国民俗学教程》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3 年 11 月
5 、《北京的四合院与名人故居》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4 年 9 月
6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副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1 月
7 、《中华文物古迹旅游》(主要作者)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7 月
8 、《帝都赫赫神人居》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6 年 2 月
9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年 11 月

10、《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年 10月

学术论文:
1 、《从歌谣看近代社会风尚的演变》 ——《民间文艺季刊》 1990 年第三期
2 、《日韩铜铎文化源出中国东南沿海考》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1992 年第二期
3 、《朝鲜半岛“婿留妇家”婚与百越“入赘”习俗的比较研究》 ──《民间文学论坛》 1996 年第三期
4 、《韩半岛与中国百越地区发酵型饮食文化比较研究》 ──《中国民间文化》 1997 年第二期
5 、《从皮衣卉服到灿烂衣裳 —— 中国传统服饰的功能》 ──《天人之际 古今之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 年 12 月
6 、《千里姻缘一线牵──中国传统婚俗》 ──《天人之际 古今之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 年 12 月
7 、《中国传统民居研究》 ——《亚细亚民俗研究》第二集,民族出版社 1999 年 10 月
8 、《图腾的功能与图腾崇拜》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1999 年第一期
9 、《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 ——《神州民俗》 2000 年第四期
10 、《北京文化特征小议》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1 年第一期
11 、《 A Study of Concep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arriage 》 —— 2001 年东亚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韩国翰林大学)
12 、《中国传统婚俗中的观念研究》 ——《丰盛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1 年
13 、《中国民俗学应如何走出自己的学术困境》 ——《西北民族研究》 2001 年第 2 期
14 、《试论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色》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2 年第 1 期
15 、《中国民俗学:步入新世纪的学术思考》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2 年第六期
16 、《从龙王信仰看研究民间信仰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4 年第一期
17 、《法国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历史与今天》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暨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 年版
18 、《老北京与旧上海的服饰风格差异及形成原因》 ——《亚细亚民俗研究》第五辑,学苑出版社, 2005 年 1 月
19 、《法国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 ——《江西社会科学》 2005 年第三期
20 、《法国文化遗产大普查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光明日报, 2005 年 6 月 12 日
21 、《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与经验》 ——《史林》第六期增刊
22 、《美国文化及自然遗产保护的历史与经验》 ——《西北民族研究》, 2005 年第三期
23 、《北京胡同游开发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 年
24 、《英国城乡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与经验》 ——《农业考古》,月刊, 2005 年第五期
25 、《节日文化遗产保护与我们所应秉承的原则》 ——《民族文学研究》 2005 年第六期
26 、从 〈保护名录〉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维 ——《江西社会科学》, 2006 年 3 月
27 、道教岳镇海渎神及其独具特色的神庙 ——《历史党案学研究》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6 年 6 月
2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十项基本原则 ——《学习与实践》 2006 年 11 月
29 、《名流北京——文化名城的灵魂与荣光》 ——《北京日报》 2006 年 2 月 1 日理论周刊
30 、《北京四合院的基本类型和文化象征》 ——《文史知识》 2007 年 5 月
31.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官、民、学》 ——《三峡文化研究》武汉出版社 2008 年 8 月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报工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09 年 3 月
33.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国粹》第一期, 2009 年 12 月
34. 《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应遵循传承规律》 ——《中国知识产权报》 2009.7.3
3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和商业化经营》 ——《河南社会科学》 2009 年第四期
36. 《关于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几点看法》 ——《亚细亚民俗研究》第七集,学院出版社 2009 年 5 月

37、《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议》——《艺术评论》201303

38、《六郎庄五虎棍保护与发展现状调查研究》——《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07

主要科研项目: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化遗产学基本理论研究”;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文化史分类研究”。

重要获奖:
1 . 1997 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2 . 2001 年入选北京市“培养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3 . 2003 年 11 月获首届联大应用文理学院“学生最爱戴的教师”称号。
4 . 2004 年《中国民俗学教程》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第二届学术著作奖三等奖。
5 . 2005 年作为主要作者的《中华文物古迹旅游》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并获北京联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6 . 2006 年《文化遗产报告 —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第二届学术著作奖二等奖。
7 . 2006 年作为副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获北京联大教学成果一等奖。
8 . 2008 年主讲的 “ 中国民俗学 ” 课程被评为北京联合大学精 品课程。
9 . 2008 年被评为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
10 . 2008 年指导的“挑战杯”学生课外科技作品获得首都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二等奖。
11. 2008 年暑期指导的东城文物普查和北京市非遗保护工作调查团队双双被评为 2008 年度首都高校社会实践优秀成果。
12. 2009 年被评为 2007-2009 年度北京联合大学优秀教师。

电子邮箱:gujun63@sohu.com